因為各式各樣的理由(主要是懶惰,以及覺得真的沒必要搞那麼大又不是在寫博士論文神馬的),以下的文基本上是根據《紀效新書》十八卷本,加減附帶一些勉強找得到的資料來做個人推測,看看鴛鴦陣究竟是什麼玩意兒。

 

   這篇主要是討論人員構成。就像很多老闆都謊稱堅持「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我們戚將軍南征北討的本錢就是他手下那幾千人(後來擴編破萬就是了)。

 

  這在明朝算是特例,一個很不得已的特例。明朝的兵制之複雜,從我一個中文系的角度來看,相當於微積分或是基因排序什麼的。但是至少到中晚期之前,有一個重要原則顛撲不破,就是將、兵是必須分離的

 

  換句話說,當將軍的平常就在衙門或是朝廷裡打卡上班,而當兵的就在各自的單位裡操練兼種田(傳說中的衛所制)。要是遇到打仗,皇上他就選幾個將軍(有正的有副的一堆),然後調某幾個衛所的兵讓他們帶去打仗。打完收工之後,將軍們繼續去打卡上下班,士兵們則回原單位繼續操練兼種田。

 

  嗯……,還是說得很模糊對吧?ㄟ……,要怎麼解釋好咧這個……。

 

  隨便打個比喻好了。今天敵軍犯邊有直逼京城的危險,於是皇上下旨命趙甲為征虜大將軍、錢乙為左副將軍、李丙為右副將軍。然後,調左軍都督府屬下鎮南衛N人、瀋陽右衛N人;右軍都督府屬下武德衛N人;中軍都督府屬下神策衛N人、應天衛N人;前軍都督府屬下龍驤衛N人、豹韜衛N人、飛熊衛N人。以上衛所兵合計幾萬幾千幾百。

 

  好,上吧。

 

  而打贏之後,士兵們該回哪個衛就回哪個衛去;至於那三個大將軍副將軍,就回朝接受封賞之後繼續上班。

 

  這一招,對於防止將領擁兵自重是很有效的。但是會產生一個大問題,就是將領出征的時候,其實跟手下的士兵並不太熟。不說別的,語言溝通就會造成一個很大的障礙。

 

  比方說,有個將領是山東來的,上戰場前訓話:「格老子的,待會兒砍道抵人你們都他奶奶的給俺上!」底下的廣東兵一臉疑惑說:「丟~哩個仆街呀,哩鉤啥呀?」

 

  在戰場上,這個街仆完,可是七天之後才能回家的啊。

 

  俗稱頭七來著。

 

  除此之外,兵將分離制度還有其他種種弊端,這邊就不多提了。事實上,這衛所兵制到了明朝中期已經幾乎完全失去功效。而且,雖說是正規軍,最強的戰技基本上就是凌波微步這一類的逃命招術,根本不能上戰場。於是到了嘉靖年間之後,所謂的鄉兵便取而代之,成為明軍的主要戰力。

 

  鄉兵,顧名思義,就是鄉下的兵各地招募而來,原本只是輔佐正規軍的部隊。這名稱是相對於「禁軍」而言的,可以遠溯至宋代的兵制。當然,那個是有機會再討論的啦。

 

  而按照《明史•兵制》,明代鄉兵又分兩種。一種是沒有軍籍的,另一種有軍籍。

 

  沒軍籍的鄉兵品項最多,可以說到處都有。譬如說近似於山地特種兵的河南嵩縣的毛葫蘆、井陘有一種螞螂手善投石,可以砸到百步遠(聽說古代一步相當於現在1.5公尺,石頭丟一百五十公尺,真的太強了)。其他還有打手、長竿手、角腦、箭手等等等等(不要問我那些怪名字是怎麼來的,明史上就那麼寫)。

 

  慢著……,成化年間居然還有河東鹽商自備火砲、強弩、車仗跟官軍一起協同作戰……,這是哪招?……,算了,不是本文重點不用理他。喔對,另外還有一種鄉兵很特別,不過大家應該很熟悉,出自伏牛、五台還有少林。是的,他們叫僧兵。

 

  至於有軍籍的鄉兵,只要有接觸過明清軍事史的一定不陌生,譬如說李如松的遼東鐵騎、袁崇煥的關寧鐵騎,還有戚家軍。

 

  對,我沒寫錯,你也沒看錯,戚家軍是鄉兵,只是兵部那邊有登記而已。而且規模也不大,兵力最盛時差不多就現在的一個師,一萬多人。難怪黃仁宇說戚繼光的部隊一直是一個戰術單位。(我們大明帝國名義上的常備部隊可是號稱兩百萬人哪。)

 

  其實,戚繼光最初率領的還是衛所編制的正規軍。只是一接陣,按照手下部隊潰散的速度,當時戚參將沒陣亡,我們就可以確定他不只武藝高強,還命大。老是這樣搞當然不行,於是戚繼光跑去求上級讓他招募幾千人,認真訓練之後再上陣打倭寇。

 

  後來的史實證明,批准戚繼光募兵訓練這件事,是屬一屬二的高明決策。這要感謝皇上天縱英才英明神武首輔大學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左都御史大人剛毅果……。我在幹嘛這個。回來。

 

  正如前面說的,戚家軍屬於招募而來的鄉兵。既是招募,就會有選擇性,就像公司招募高級會計人員,來一個普通中文系的應該是沒人理他才對。(尤其是像我這種一個六塊三個二十真的好便宜的數學白痴。)

 

  我們先看《明史•兵志》卷九十一這麼說:「……。其隸軍籍者曰浙兵,義烏為最,處次之,台、寧又次之,善狼筅,間以叉槊。戚繼光制鴛鴦陣以破倭,及守薊門,最有名。……

 

  先來一個題外故事。《明史•兵志》說浙江鄉兵最有名,又以義烏為第一。那到底有名到什麼程度呢?看看所謂浙兵後來的發展,就可以很清楚說明了。

 

  到了明末,內憂外患紛踏而至,朝廷處於所謂「聞鼙鼓而思良將不得」的窘境。啊不是聽說幾十年前有個戚少保(戚繼光爵至太子太保加少保)用兵如神,南平倭寇北破韃靼,現在戚將軍不在了,那他的部隊呢?在浙江是吧?好,調上來護駕。啊?啥?快打光了?那就再徵兵啊。他在哪徵的兵?義烏是吧?快去義烏徵召男丁,快!有鳥的是男的都叫上來!

 

  徵兵徵到後來,義烏縣令忍不住上奏說,我這邊男的差不多都徵光了,連小孩都沒剩多少,……蛤?怪我人口政策推行不力?男人全都去打仗了女人自己怎麼生?皇上你別鬧了?拜託改調其他地方的人去當兵行不行?

 

  ……唔?原來「會做做到死、會躲爽到死」這個傳統可以遠溯至明代啊……。

 

  事實上,剛剛說的那段情況,早在戚繼光的時期就有徵兆了。他在《紀效新書》<總敘>裡就提到說,義烏區區一個縣,了不起幾十萬男人,扣掉老的小的讀書當官以及體檢不過關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左右夠格當兵。而自從他戚將軍帶著義烏兵大捷成名之後,連福建都跑來義烏募兵。這邊要那邊也要,居然一口氣給募走兩萬多人。(原文見附注一)

 

  是怎樣?難道大家認為義烏人一胎都能生十個八個男娃然後過個三天就能上戰場打仗?又不是魔戒裡量產半獸人神馬的。

 

  更何況,就像不是所有日本女生都拍過A片,並不是戶籍在義烏的男人都是藍波那個等級的。戚家軍建立初期,成員基本上除了農民,就是所謂的「礦徒」,這可算是當地特產,驃悍無比,打個群架都有大軍對陣的規模。我們的軍神戚繼光可是在精挑細選之後,又整整訓練了兩年,才帶出人稱戚家軍這麼一支鐵軍來。

 

  到這邊就要提到戚繼光選兵的理論了。

 

  這理論……,蛤?已經寫太長了是嗎?那我們先休息,下回繼續好了。(寫到得分集真是……。)

 

  回見啊各位。

 

 

 

 

 

 

 

 

附注一:《紀效新書•總敘》<紀效或問>:「……。夫義烏兵自隸予部下二年,遂有台州辛酉數捷,至或身親之人,亦有云云者曰:義烏兵天生性勇,固不假將領教習之力而可用也。今處處募義烏兵者,遠自福省,故不知義烏彈丸之地,通計能幾十萬丁,就中再擇其勇而壯者又復幾何?今紛而應四方之募者,二萬有餘矣。編民之家,老幼官吏生員雜役外,十丁五丁可得一壯士否歟?又加之以各處不一之將領,未必人人知兵,未必人人知義烏兵之性,未必人人捐身家以御下,一用之不審,被一大劫,東村痛子,西村哭夫,於此之後,一邑奪氣,而義烏之兵不可用在目前矣。……。」

 

 

 

arrow
arrow

    柚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